
早報訊 把一個人的遺傳基因數據、身體的各項指標、周圍環境等輸入一個名為Functional mapping(功能定位)的模型中,根據該模型以及配套軟件的測算,就可以迅速預測這個人將來的健康狀況,可以知道他在什么年齡段可能會生什么病,甚至可能測算出他的壽命。
例如,要測算一名青年男子將來的健康狀況,可以把他的年齡、身體狀況、遺傳基因以及所處的氣候環境等相關數據輸入電腦,通過該模型以及配套軟件的測算,就大約能知道這名男子60歲時會得什么病,從而提前預防,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注:以上舉例僅為虛擬對象和虛擬情況,實際運用要通過非常復雜的科學測算,請勿簡單對照。)
不僅如此,任何生物的遺傳數據以及相關指標,都可以運用這一模型以及軟件進行分析,從而得出這一生物可能的發展方向、壽命以及變異情況,進而進行干預,延長壽命。
世界最權威雜志向他約稿
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一個不可實現的夢想,如今這一課題已經在浙江省政府特聘教授、浙江林學院統計遺傳學科鄔榮領博士的努力下成為現實。昨天,記者從浙江林學院獲悉,這一遺傳學最新研究成果,已發表在世界自然科學界最高級別的學術綜述刊物《自然綜述》(Nature Reviews)2006年第3期上。
《自然綜述》是世界自然科學界最高級別的學術綜述刊物。該期刊一般不接受作者自由投稿,而是主要由出版社定期向各個領域的世界權威約稿,發表的主要是某個領域的學術綜述性、評論性和預測性的文章,所以能在該刊發表文章往往標志著他已經成為某個領域的權威。
《自然綜述》雜志向鄔榮領博士(獨立完成)約的遺傳研究論文“功能定位——如何定位和研究動態復雜性狀的遺傳構建”的發表,標志著浙江省科研人員在《自然綜述》上發表論文數零的突破。據鄔榮領介紹,目前,我國在該學術刊物上論文發表總數不超過5篇。
剛剛參加完在北京舉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會的鄔榮領教授告訴記者,他的論文主要闡述他研發的遺傳基因模型及配套軟件的理論機理、使用方法和運用過程。運用該模型,可以較準確地監控、預測生命的發展趨勢、健康狀況、基因突變等情況,對如大熊貓、古樹名木包括人在內的生物疾病預防、珍稀生物繁育等都有重要意義。
該成果已在浙江植物上運用
“當然這一預測,主要是建立在環境因素基本不變情況下的。如果環境因素改變了,就要將新的數據輸入相關模型和軟件,才能對該生物在新的環境中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和定位。”鄔榮領說,目前這一成果已經在美國進行運用,對監控艾滋病、癌癥的發生率已經顯示出了很強的功效。
“這一成果不僅可以提早預知在什么時間段可能發生的疾病,甚至預知每個人在每一階段的健康狀況,這樣就可以提早進行預防,通過注射疫苗、改變環境等方法來進行干預,從而改變一些指標,延緩或者制止疾病的發生,保障人的身體健康。
另外,現在人們生同一種病所吃的藥物濃度、藥劑、吃藥時間都一樣,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通過這一模型可以對每個人的生理周期、身體狀況進行分析,從而為每個病人的個性化用藥提供數據,提高用藥的效率,減少副作用。”
目前,這一成果已經開始運用到我省山核桃、香榧等經濟林的監控中。鄔榮領介紹,通過使用這一模型進行分析以及監控,可以很好地對樹種進行良種選育、早期預測。如果將某棵樹的生長情況(如目前該樹的胸徑、樹高、形態指標等)以及周圍環境(溫度、濕度、地理位置等)輸入他開發的模型軟件中,就可以迅速得出該樹將來可能的發展趨勢、結果狀況、變異可能性等。
http://jrzb.zjol.com.cn/html/2006-08/25/content_1572855.htm 《今日早報》:2006.8.25